资讯  

/News

首页
行业资讯
企业动态
资讯
从用户角度看小程序的价值
2018年06月20日

经历一年的发展和迭代,微信小程序在2018年将会获得更多的提升。因为经过2017年一整年的各种市场培育,用户的小程序使用习惯,从而逐步形成流量优势;而且小程序已经在交易(电商和服务)领域全面进军,越来越多的电商汇聚在微信小程序市场。

从用户角度看小程序的价值


那么消费者和用户作为小程序盛会的参与重点,能给各位商家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启发呢?首先对于用户来说,小程序触及到了PC网页、公众号、H5、APP无法触及到的地方,概括来说它诞生就是帮助用户解决一些特殊需求的,比如在用户没有时间、想控制手机内存空间、不想下APP等等“尴尬”的时候,小程序就可以发挥它的价值了。概括起来有三点:


1、 使用刚需低频服务时。

小程序降低了低频服务类APP的使用门槛,需要使用时打开小程序,用完了就可以关掉,不会一直占手机内存,不想用了还可以删掉。这用完即走的特点正好满足用户使用低频服务类APP时的需求,比如要买车票时打开小程序,买完票就关闭它,等要用时再打开,避免APP一直在手机里占内存却又很少用。


2、 使用线下的服务时。

小程序在线下的价值是最值得关注的,因为用户在线下消费的需求正是“快捷”、“灵活”、“用完即走”。比如:在餐馆点菜,只需扫描二维码,就可以接入小程序,立马就能完成点菜,不必下载APP,也不必关注公众号,也不用排队等餐馆的服务员,同时加载速度比H5快,付款方式比H5方便,对用户来说,可以说是最方便的方式。


3、 满足特殊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时。

个性化的需求可能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,而为了这一小段时间要去下载APP常常让用户觉得心累。比如: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遭遇,今天想看这部电影,下了一个播放器,明天想看那个电影,又下了另一个播放器,这时候如果使用小程序看电影,就可以完美切换了,不必在手机里下一堆视频播放器。

从用户角度看小程序的价值


综上,如果商家想开发有价值的小程序,并吸引用户,吸取流量。可以推荐以下几种类型:


1、O2O服务小程序

以卖营养品的百货商家为例,对他们来说做一个app相对不现实,而现在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,就可以接入小程序,立马就能看见商品列表,从而完成购物等交易。不仅如此,消费过后还会留存用户信息,相当于微信直接给商家对接了会员体系,然后通过微信轻松地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、偏好,针对性地做推荐、诱导购买、会员卡券优惠等。


2、公众号+电商小程序

作为社交属性绑定特定的消费场景,是微信小程序电商的新机遇。小程序电商更倾向于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,每个二维码背后都有可能是一座在线商城,依托微信社群,数百万次的分享,病毒式传播可以快速获取用户。2017年双十一当天虽然是京东和天猫的狂欢,但是数据显示小程序电商流量是平时的7.8倍,当日的新增用户是平日的12倍,分享次数是平日的10.6倍,访问分享率近20%。可见小程序电商的影响力非同一般。

此外,小程序的出现,让公众号的变现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,除了贴片广告,用小程序开展教育培训也是一种可能;用程序代替H5进行营销推广也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模式。最值得期待的是,公众号+小程序做电商,本来很多公众号做电商变现,有了小程序之后对公众号来说更加方便了。而企业号则可以把小程序作为一个入口,再把流量引回公众号。


3、工具类小程序

工具类的小程序最适用的场景应该是“刚需”“低频”,当用户没有安装App,也不想安装APP,但又想体验在线预订,不想排队,不想支付现金的时候,工具类的小程序就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了,比如到了汽车站、到了酒店前台的用户没有安装APP的用户也能通过小程序达到目的。

从用户角度看小程序的价值


4、生活服务类小程序

生活服务类小程序虽然和工具类很相似,但生活服务类的小程序应用场景要丰富一些,使用频率也会比工具类的高,最主要的特点是“及时”,当用户想知道今天的天气,想知道此刻的路况,想知道下一班公交几点来,就会有点开小程序的欲望。


5、小游戏

目前腾讯上线了近20款小游戏,类似于坦克大战、麻将、斗地主等获得不少用户,相较于传统APP,新兴的小程序游戏开发更便捷,更容易触达,另外又解决了H5卡顿的问题。

根据2018年的最新数据称:微信目前有9.8亿月活用户,在无需下载,即点即玩,无需注册生态下,微信小游戏用20多天就达到了3.1亿小游戏用户,跳一跳DAU超1亿,微信电竞小程序DAU数百万,小游戏星途DAU超500万。在留存率方面,小游戏分别做到了65%的次日留存、60%的三日留存以及52%的七日留存。这样的数据已经可以媲美一款成功的APP游戏大作。而目前,H5游戏行业留存率普遍在20%左右,对比下来,小程序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服务热线: 180-2491-5557

业务咨询

官方公众号

客服微信

客服电话